看到這個標題,不知道大家是否以為點錯篇了呢?其實關於日航重建的兩項重要策略:「機材小型化」和「多頻度航運化」,之前在「2010年度日航冬季航班及機隊調整計畫 — 國內線篇」一文中已經有提過了,這篇正好要來看看「機材小型化」中的關鍵角色:B767-300、B737-800和ERJ-170,所以就借用一下了。想了解細節的,再請自行溫習舊文囉!
BOEING 767-300
截至2010年6月,JAL Group一共操作了18架B767-346,剛好各9架分別使用PW的JT9D-7R4D發動機和GE的CF6-80C2B4F發動機,使用PW發動機的為較早引進的B767-300,最大起飛重量為133.8噸;使用GE發動機的為1994年以後引進的B767-300,最大起飛重量為152.0噸,國內仕樣機的座艙配置是A23,J/Y分別是42 /219共261席。由於B787的延遲交機,前一陣子JAL又追加了9架767-300ER的訂單,將用來取代使用PW發動機的這批年事較高的767-346。
這架B767-346編號JA8267,是日航集團引進的第6架B767-300,使用PW發動機,於1987/12/17登錄。
這架B767-346編號為JA8269,是日航集團引進的第8架B767-300,使用PW發動機,於1988/6/24登錄,將執行12:00的JAL3933前往札幌。
編號JA8299的B767-346,是日航集團引進的第9架B767-300,使用PW發動機,於1989/8/25登錄,原本規劃與身後的A300-600R一起被B787-3取代,但A300-600R將提前退役;而JA8299因為787-8的延遲交機與787-3的暫緩開發,將被使用GE發動機的B767-300ER汰換。
由福岡執行JAL316的JA8364,於12:30左右降落在羽田空港,是日航集團引進的第10架B767-300,使用PW發動機,於1989/8/25登錄,稍後又執行了13:25出發的JAL325飛回福岡。
準時由熊本飛來的JAL1808,是由JA8398執行。該機登錄於1994/8/4,為日航集團引進的第13架B767-300,是第2架配備GE發動機的B767-346。
11點多出發的JA8975,登錄於1995/6/12,為日航集團引進的第15架B767-300,是第4架配備GE發動機的B767-346。該機過去曾經擔任夜間羽田飛往首爾的包機,目前完全使用於國內線。JA8975將執行JAL1275前往小松。
本篇的最後一架B767-346,也正是日航集團引進的最後一架非ER型的B767-300,為第20架B767-300,第9架配備GE發動機的B767-346。JA8988登錄於1999/11/29,將執行JAL1165於12:40飛往函館。
BOEING 737-800/-400
截至2010年9月,JAL Group一共引進了32架B737-846,除了9架為國際仕樣機之外,其餘23架都是國內仕樣機,使用CFM56-7B24發動機,最大起飛重量為70.5噸,座艙配置是V30和V31,座位數分別是20 /145共165席和單一艙等176席。由於B737-846與B767-300將分擔起A300-600R退役後所留下的航班,因此從JA324J起交機的B737-846,都是採用單一艙等共176席的layout,取消了Class J,並以羽田機場為基地,以增加旅客運輸能力。
JA302J是日航集團引進的第2架B737-800,擔任13:20出發的JAL1227前往三澤。
JA316J是日航集團引進的第10架國內線仕樣B737-800,執行JAL1642準時由山口宇部飛抵羽田。由於JAL國內線的單走道客機都是由JEX的機組人員操作,因此直接噴上JAL EXPRESS,而非JAPAN AIRLINES 。
JA318J一樣也是噴上JAL EXPRESS,是日航集團引進的第11架國內線仕樣B737-800,準備執行12:00前往秋田的JAL1263。以往秋田線都是以每日3班A300-600R運航,但現在已改為由B737-800和MD-90擔綱。
同樣也是噴上JAL EXPRESS的JA322J,是倒數第2架配備CLASS J的國內線仕樣B737-800。
2010/3/10才登錄的JA327J,採用的是單一艙等176席的V31 layout。
這次意外地在羽田不容易看到的JTA的B737-400。這架編號JA8933的B737-429,是JTA於2001/9/21引進的二手機,原先是由Sebana操作,客艙配置為V16,單一艙等150席。JA8933剛執行完JTA052由那霸飛抵羽田,不到40分鐘後將擔任JTA073飛往石垣島,航程達3個小時又10分鐘。由於當年欲擴張B737-400機隊時,波音已停產-300/400/500系列,因此JTA只得向其他航空公司收購二手的B737-400,但這批二手機和JTA的自購機還是有所差異,因此未來會以B737-800先汰換掉這批二手機。
EMBRAER 170-100 STD
當年決定MD-81的後繼機時,為了要強化地方航線的擴張和提高航機使用效率,因此在2007年2月,JAL Group決定引進10架ERJ-170,並包含5架選擇訂單,希望可填補CRJ-200(50席)和B737-400(145席)間的缺口。ERJ-170的初號機JA211J於2008/11/1交付,且交由J-AIR操作,與CRJ-200為日航「多頻度航運化」的重要機型。JAL Group目前一共接收了8架ERJ-170,並在2010年4月起正式導入羽田空港,在2010/10/30前,每日會有3班往返南紀白浜和1班往返大阪關西;2010/10/31起,雖然會裁撤掉每日1班的關西線,但另外增加每日一往返的山形線和山口宇部線。在JAL決定15架ERJ-170全數引進後,未來要在羽田看到ERJ-170的機會應該會越來越高。ERJ-170STD使用的發動機是CF34-8E5,最大起飛重量為35.9噸,座艙配置為M01,單一艙等共76席。
當小巧玲瓏的ERJ-170降落的那一瞬間,真的是比看到ARASHI彩繪機還興奮,今天就是專程要來睹她的。
休息了85分鐘之後,JA214J又要執行JAL1383飛去南紀白浜了,一天飛個3趟往返之後,晚上再飛去關西睡覺,明天就換另一架ERJ-170囉!
這一篇看完日航「機材小型化」和「多頻度航運化」的策略機型後,跟上一篇「高運量主立篇」比起來,真的氣勢弱了一些。不過,既然「明日之星」已經看完了,下一篇就來看看讓人感傷的「明日黃花」吧!
延伸閱讀:
2010/10/14羽田空港一日行完整照片集
http://hikouki.pixnet.net/album/set/16302426
我在機場好好玩—日本羽田空港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