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花東縱谷渡假打工了三天,帶著滿滿的收穫和喜悅,準備踏上歸途。
有別於三個月前適逢華信初開北東線午班機,想嘗鮮順便朝聖台東航空站旁的台灣航空國寶級BN-2A Mk Trislander,所以選擇了16:00出發的AE394,此行不想再被滿大人滴淚,再加上前次的心願已了,所以還是跟著羅盤針,提早一個小時踏上返家的路。
三個月前在台東機場看島民客機及AE394的飛行紀錄請看:20190814 AE394 TTT-TSA
依照立榮慣用的派飛模式,通常會安排一架AT76擔任當天的花東王,一早會先派飛B78981/8982快閃花蓮,接著就是B78721/8722/8725/8726/8727/8728台東折返跑,因此一早確認好派飛B78971的是從未謀面的B-17010後,便興高采烈吹著口哨出門了,只是命運捉弄人,代誌絕對不是像憨人所想的那樣,在午餐後前往台東豐年機場的路上,信手點開Flightradar24後整個錯愕,B-17010竟然不是在前往伯朗大道的路上,而是擔任B78819讓我無望在莒,只能盯著App徒呼負負,就這麼與一年半後差點在南竿Written off的B-17010擦肩而過。臨時被EQV的我,猛然憶起三個月前,在豐年機場巧遇B-17009而額手稱慶的景象,連忙搜尋一樣3天前載我到花蓮的B-17009的下落,好在其僅在隔日10/14擔任了一日花東王之後,就已連續兩天居家隔離未出門,若連續三趟UIA的ATR都是B-17009,就只能請阿咪老師音樂下「我問天」了。至於無巧不成書的B-17010,今天的派遣模式為B78971/8972/8721/8722/8819/8918/8919/8920台北-花蓮-台北-台東-台北-金門-高雄-金門-高雄,就算回到松山也無緣再見妳一面。
多年前我在松山捕捉到B-17010的紀錄請看:台東返港的B78722、前往金門的B7887
好朋友TCFR大大的B-17010飛行紀錄請看:20210328 B78620 MZG-TSA
至於有EQV體質的我,究竟今天會遇上哪一架羅盤針的ATR 72-600呢?在我顫抖著雙手點下B78725時,整個人癱軟在椅子上,去程已經跟B-17009好事成雙,回程竟然也遇到了舊識B-17005,原本還暗自竊喜可以利用出差多收集幾架Glory的ATR,結果失之東隅收之桑榆,喜新厭舊的我最後變成95同學會,想想不覺莞爾。
我的立榮ATR 72-600三號機B-17005飛行紀錄請看:20180228 B78695 KHH-MZG
心有不甘地進入管制區,B-17005已經在14:21降落在豐年機場,B78725準時抵達台東。
B-17005上午並無任務,今天只要專心扮演台東王飛完B78725/8726/8727/8728四腿就可以洗洗睡了。
14:45地勤廣播B78726從Gate 3開始登機。
Date: Wednesday, 16 October 2019
Route: Taitung (TTT) – Taipei Songshan (TSA)
Carrier: UNI Airways, UIA
Flight No.: B78726
Scheduled time: 15:00 – 16:00
Flying time: 1:00 (hrs)
Actual time of departure and arrival: 14:56 – 15:57
Aircraft: ATR 72-600 (-212A), MSN 1090
Register No.: B-17005
Class/Seat No.: Economy Class, Seat 1A
今天擔任飛行任務的是註冊番號B-17005的ATR 72-600 (-212A),是ATR打造的第1090架ATR 42/72,配備兩具PWC PW127M發動機,採單一艙等70席配置,在2013/5/29以F-WWEC註冊番號進行出廠首飛,於同年6/7交付立榮,是UIA的ATR四號機。
再次與B-17005聚首。一年半前之所以會與妳碰面,是因為突然好想搭飛機,就利用228的假期與澎湖淡季的便宜機票,安排了一趟媽宮一日特攻,也順便完成海東青的ATR初體驗,那年華信剛啟用ATR 72-600機隊,還在高雄馬公線上試營運,一切都還不是太熟悉。
我的馬公一日特攻B-17005初次見面飛行紀錄請看:20180228 B78695 KHH-MZG
我的馬公一日特攻Give A TRy處女航飛行紀錄請看:20180228 AE360 MZG-KHH
有別於前一次從小港是走無障礙坡道,此行要爬樓梯登機。
但不管是從小港或台東出發,都可以盡情地幫B-17005做180度機身檢查,飽覽ATR72之美。身為1A的旅客,既然前貨艙還沒開始上貨壓艙,小弟我只好趕緊入座,盡點棉薄之力。
1.91m的客艙高度,讓旅客登上ATR時都能抬頭挺胸充滿信心。
此行為了與三個月前的AE394比較,刻意選擇了1A,但事後無意間發現,原來這兩次的B-17005體驗我都入座海景第一排,1A/K靠窗座已雙雙入袋。
入座不久後,前貨艙開始上貨。
熟悉的1A視角。
不久後窗外的地勤大哥開始撤收裝備。
也目送了我的托運行李被搬上飛機。
14:53航機關閉艙門。
14:54空服員開始進行安全示範。
14:55航機如同華信AE394一般先轉動二號風扇,14:56開始後推。
14:58一號工業扇開始轉動。
B-17005的兩具PW127M發動機全速轉動。
15:00航機開始滑行,我也向窗外辛苦的地勤大哥揮手道別。
B-17005穿越了04/22跑道後,沿著與滑走路平行的滑行道往04跑道頭奔進。
小跑步快速通過B入口。
15:05航機抵達04跑道端的A入口。
15:06航機從台東豐年機場的04跑道離陸升空。
15:12後艙組員起身作業。
15:19空服員開始飲料服務,今天提供了熱咖啡、熱茶、美粒果葡萄汁、無糖綠茶和礦泉水,一口氣跟組員要了無糖綠茶和美粒果葡萄汁各一杯,雖然沒加冰塊但本身就已透心涼。
15:20航機爬升至巡航高度15,000 feet,前艙也把繫緊安全帶的燈號熄滅。
照例去機尾的Lavatory盥洗一番,前次高雄馬公航程太短,屁股還沒坐熱就已經要降落了。
回座位的路上順便點人頭,今天B78726的載客率為42/70剛好六成,比去程北花線的43+1 baby/70略低一些,也不及三個月前午班AE394的62+1 baby/70,不曉得平時B78726的表現如何,是否受到滿大人加開午班機的影響,畢竟海東青常常會有牛肉很便宜,我就常常成為口嫌體正直的座上賓(掩面)。
回座時眼見第6排是空的,便借坐6K躲避斜陽,就近欣賞PWC127M二號工業扇。
今天B78726的巡航高度為15,000 feet,對地速度在266 KTS上下。已經好久沒在國內線飛這麼高了,這是我有紀錄以來,搭乘ATR72飛的最高的一次。
前一次到達17,000 feet的ERJ-190飛行紀錄請看:20161202 AE364 MZG-TSA
復興ATR 72-500來到14,000 feet的飛行紀錄1請看:20111009 GE557 TSA-KHH
復興ATR 72-500來到14,000 feet的飛行紀錄2請看:20111016 GE557 TSA-KHH
前一次到達15,000 feet的DHC-8-311飛行紀錄請看:20110204 B7388 PIF-TSA
06K的客艙視角。15:30前艙右座進行PA,目的地台北的氣候是晴天,氣溫25度,預計抵達時間為15:55,航機在10分鐘後開始下降高度。
15:34航機左轉,準備切西瓜到西岸進場。
15:40繫緊安全帶的燈號亮起,後艙組員進行安全檢。
B-17005來到桃園林口上空,準備走10號跑道進場,雲層很厚。
15:46航機放出起落架。
15:49航機降落在松山機場10號跑道,並從EH出口脫離跑道。
滑行的途中,遇見了停靠在Gate 6的B-16340,這架長榮的A330-302X最末機本日是東京羽田專機,稍早已經完成了BR192/191,正如火如荼地準備表訂16:00前往HND過夜的BR190。
看著B-17005準備左轉進入Gate 12而非右轉停在遠端機坪,有種在主場回到家的感覺,這是我第2次搭乘立榮的ATR 72-600降落松山,這兩次都是在Gate 12下機。
上一次搭著酷企鵝彩繪機抵達松山機場的飛行紀錄請看:20170317 B78610 MZG-TSA
15:57航機停妥在Gate 12,B78726提早3分鐘抵達。
準備步出B-17005,希望下次別再空中相見了。
事隔兩年半後再度踏上的松機Gate 12,這兩次都是從登機梯走下ATR 72-600,天空也都陰陰的。
停靠在國際線航廈Gate 8的B-16211,今早派飛B7511/512前往廈門,回程晚了近一個小時才起飛,也導致遲了半個小時才抵達松山,因此趕不及表訂15:45前往首爾金浦的BR156,也讓我有幸在搖滾區上捕捉B-16211舊塗裝的最後身影。
把握機會把B-17005拍個仔細,希望以後只要遠觀就好不要褻玩焉(祈禱)。
長榮航勤可愛的行李車,來裝載B78726的托運行李。
停靠在Gate 12的B-17005,表訂地停30分鐘後,又將擔任B78727前往台東,今天4腿全數綠燈準點,這就是立榮ATR的日常。
領完行李後,來到迎送展望台向B-17005道別,此時已經換上了無障礙坡道,B78727準備登機。
被來機晚到影響的BR156也總算後推,長榮午去晚回的松山金溥線,疫情前是許多玩家去韓國的首選。
文末附上本日的飛行軌跡(擷取自Flightradar24網站),與上回滿大人的AE394相比,今天B78726有較高的巡航高度(15,000 feet vs. 13,000 feet),較短的滯空時間(43 min vs. 46 min),較冰涼的飲料,及較準時的抵達(-3 min vs. +60 min),因此在時段和票價相差不大的情況下,自詡為飛航台灣的專家的立榮航空,會是我洽公旅遊的第一選擇。
相關閱讀:
我的立榮航空國內線飛行紀錄
http://hikouki.pixnet.net/blog/category/1672725
我的華信航空國內線飛行紀錄
http://hikouki.pixnet.net/blog/category/698946
我的遠東航空國內線飛行紀錄
http://hikouki.pixnet.net/blog/category/1672728
我的復興航空國內線飛行紀錄